当前位置:养殖技术 > 养猪 >

限制规模猪场发展的四个误区

2018-12-26 11:27 来源:猪价格网

  近几年养猪业蓬勃发展,特别是2007年的好行情更加刺激了很多其他行业投资者转为投资养猪行业。养猪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养好猪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不尊重员工

  要养好猪,首先管好人。但现在有些老板很难做到这一点甚至不知道怎么做,他们总是认为养猪很容易,谁养都一样,员工不干随时可以换人。猪场员工不稳定,猪也就养不好,效益就低,老板更加对员工不好,员工流动性更大,这样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1工资低

  工资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员工觉得去工厂打工也能有这个工资待遇,甚至去工厂打工待遇还优于在猪场养猪,相比之下养猪又脏,自然就不安心工作了。

  1.2员工生活环境差,福利差

  有的猪场员工就住在猪舍一头的一间小房子,冬天冷夏天热,吃饭睡觉还听到猪叫闻到猪粪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损害员工的健康。猪场最好将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在生活区建个员工集体宿舍。员工在6人以上的猪场最好能有食堂,饭菜要适合员工口味,荤素搭配得当,员工吃的开心才有精力工作。员工生病老板要多去关心慰问。让员工在猪场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把猪养好。否则饲养员带着不满的情绪去干活,情绪很可能就发泄到猪的身上。猪被粗暴对待后见到人就恐惧,这种应激会降低猪的生产性能。怕人的母猪经常出现流产和难产。[1]

  1.3员工没有培训

  员工没有专业培训,专业水平就得不到提高,不知道各个阶段的猪该怎么饲养。有的猪场虽然有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停留在理论,没有结合实践,没有系统性和延续性。猪场新员工最好是手把手教,给他们做示范,直到掌握为止。

  2过于重视保健和兽医,忽视环境改善

  目前兽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治疗兽医,等猪病了再进行治疗处理,俗称“针筒兽医”。结果往往是一旦病了就治不过来,损失惨重!二是保健兽医,恨不的把所有的疫苗都接种,定期使用高档兽药和消毒药。这种猪场大病难得有,小病不断,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全场用药,这样做不仅浪费钱,而且会增加病原菌耐药性,甚至还可能导致药物残留,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三是管理兽医,通过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改善猪生活环境,给猪喂优质饲料。这部分猪场大病基本没有,小病青、链霉素就解决问题。

  其实环境管理比保健和治疗更重要。环境管理是养猪的基础,有了好的环境,各项保证猪群健康的措施才可能行之有效。目前有部分猪场觉得保健药使用效果不如前几年,这就是猪场不重视环境改善,保健药使用的太多,病原菌耐药性增强的后果。

  2.1猪场在环境管理上的不足

  2.1.1

  地面

  过于粗糙或过于光滑。多数猪场是过于光滑,母猪站立时两条腿发抖,走的急了就容易劈叉,拉伤大腿肌肉,而且可能造成妊娠母猪流产和死胎。[2]地面过于粗糙对猪蹄的磨损严重,在猪场经常看到有的猪跗腕关节以下皮破流血,这种现象导致母猪因肢蹄病淘汰增多。

  2.1.2

  猪栏潮湿

  俗话说“养猪不巧,栏干食饱”,由此看来猪栏保持干燥是多么的重要。目前有些猪场由于建筑或管理的原因造成猪栏地面很潮湿,猪要找个干燥的地方睡觉都难,到了冬天猪宁可站着都不肯去地上睡觉。

  2.1.3

  通风效果差

  猪舍太矮,间距过小,窗户比例小,建设时未考虑风向等因素造成通风性能差。良好的猪舍通风可以节省饲料,帮助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益。[4]

  2.1.4

  保温效果差

  猪舍房顶太薄(只有一层石棉瓦或一层土瓦),墙和窗户密封性差等因素造成猪舍隔热性能差。夏天猪舍热的象蒸笼,猪趴在地上喘气;冬天猪舍冷的象冰窖,猪堆在一起睡觉。

  2.1.5

  饮水不足

  水压不足,水管过细,饮水器坏了未及时更换等因素造成猪饮水不足。猪饮水不足饲料效率会降低,肠道疾病发病率增高。[5]

  2.1.6

  种猪没有运动场

  公猪没有充足的运动,精液品质和性欲都会下降,出现早衰,减少使用年限。[6]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断奶母猪发情,而且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7]

  2.1.7

  采光不足

  很多猪场猪舍很矮,间距过小,采光效果很差,白天在猪舍里面不开灯很难看清楚猪。在这种常年不见阳光的猪舍里,病原体繁殖旺盛,猪群健康很难得到保证。充足的光照能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彭癸友等(2002)延长光照时间到16小时,使荣昌母猪的初情期提前18.5天,间情期缩短1.5天(P<0.05),窝产仔数增加2.8头(P<0.01),断奶后首次发情时间提前5.5天(P<0.01)。[8]

  2.2环境管理的原则

  “把猪当人养”,搞好猪场环境,尽可能的把猪的生活环境向人的生活环境靠拢,要知道猪在猪舍里舒服不舒服,你进猪舍呆半小时就知道了。

  3记录体系不完善

  3.1猪场未认识到记录的重要性

  由于记录体系不完善,老板甚至不清楚自己猪场里有多少母猪,一年出栏了多少肥猪。大多数规模在100头生产母猪以下的猪场里记录体系都不完善,这种猪场老板认为自己天天在猪场里,情况都清楚没有记录的必要。有了记录还不够,还要定期分析记录。笔者就在浙江某个规模300多头生产母猪的猪场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发现:有一头母猪断奶后292天还没有配上,还有好几头母猪断奶100多天没配上。这个猪场是有记录的,但他从来没有去分析过记录,记了等于没记。

  3.2记录的目的

  记录提醒我们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它会发生,并且告诉我们在发生灾难的情况下,作什么能阻止它再发生。记录还能提醒我们将来要发生什么。 [9]

  因此记录的内容要保证以后能从记录里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否则记了也作用不大。比如说分娩记录,要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畸形数。如果只记健仔数或产仔数,是什么原因引起健仔数减少,就很难从记录里分析出来了。

  4重视饲料单价,忽视投入产出

  很多养猪老板认为使用高价饲料投入高,效益低,可是他们忽视了一点,猪场的效益等于产出减去投入。商品猪场的产出主要是出售商品猪获得的收入,商品猪出售的多,育肥成本低,效益就高。大多数猪场老板往往只看到降低育肥成本可以获得更好效益,却忽视了提高MSY(平均每头母猪一年所能提供出栏猪头数)更能获得好效益!降低育肥成本的方法有提高饲料效率,增加平均日增重等。 [10]提高MSY的方法主要有减少母猪非生产日,增加窝产仔数,降低死亡率。这些离不开优良的品种,舒适的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完全的营养,彻底的防疫。

  目前中国规模猪场MSY平均只有13-15头,而少部分饲养水平高的猪场MSY可以达到20头以上,荷兰全国平均MSY能达到24头左右。浙江省诸暨市某400头生产母猪规模外三元商品猪场, 2008年平均母猪头数为404.5头,2008年共出栏了8898头肥猪(2007年12月育肥猪存栏2684头,2008年12月育肥猪存栏2845头),由此可以算出这个猪场2008年MSY为22.39头。如此看来,MSY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总结

  “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养猪行业,猪场老板的观念直接影响到猪场效益。养猪应该遵循“高投入,高产出”的原则,省只是相对的,在满足猪生长需求的情况下,减少浪费才是真正的省!

  养猪的格局正在发生大的改变,散养户正逐渐的减少,养猪规模化正在形成。在这过程中只有养殖效益高的猪场才能长久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