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遏制猪肉价格“过山车”!六部门出手建立长效机制

2021-08-09 08:56 来源:投资快报

  一直以来都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8月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意味着如何建立生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进入实操阶段,如何熨平猪周期有方法可依。

  亮点

  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广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生猪活体抵押贷款。

  增强保险产品吸引力,实现养殖场(户)愿保尽保。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并扩大生猪收入保险,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和保险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

  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不得以行政手段对养殖场(户)实施强行清退。

  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合理区间。

  人民银行要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作用,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户)信贷投放,地方可按规定统筹资金给予贴息补助。

  中央财政将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落实稳定生猪产能和资金投入情况,在安排下一年度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

  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全产业链重要信息数据。

  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实行闭环管理,及时堵塞漏洞。

  加强猪肉储备调节。根据国内生猪产能和市场需求情况,科学引导进口节奏。

  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建立预警及时、措施精准、响应高效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提升生猪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长期稳定的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意见还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有效缓解,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2019年以来,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

  “但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产能大幅波动问题尚未根本破解,产能恢复后市场价格再度陷入低迷,部分生猪养殖场(户)亏损,一些地方政策出现反复,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意见》提到。

  缓解“猪周期”波动

  生猪价格影响因素众多,走势往往很难判断。猪价自2018年以来进入上行通道,2020年2月一度达到59.64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

  不过,随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加上储备肉投放、进口肉增加,猪肉的市场供应增加,国内猪肉价格又开始一路下跌,今年6月末,猪肉零售价跌至24.6元/公斤。

  农业农村部提出,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和猪价回落,要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巩固成果和缓解“猪周期”波动上来,探索建立稳定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应运而生。

  在二级市场,8月6日,生猪产业指数早盘拉升,最终收涨0.3%,多只成分股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