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散养户、经销商、规模场谁会最先消失?

2019-01-13 14:47 来源:猪价格网

  昨天很多意气风发的企业、经销商,今年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他们始料未及,因此没有做好准备,今天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显现的是集体性焦虑。而去年还满面愁容的养猪者,却高兴的几乎忘记过去几年的痛苦,颇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几家饲料企业的老总与我深谈,我能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困惑、担忧,甚至是无奈,仅仅一年,过去的万丈豪情变成了今天的谨慎,乃至是踌躇。去年还在大幅增长,今年就明显感觉乏力,甚至较大幅度的下降,对未来,越发的那么不自信了。

  还有经销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能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就是他们爱学习了,开始谦虚了,开始愿意转变了。我为经销商写的新书《快人一步》过去都是饲料企业团购、定制,送给经销商看。而从去年下半年,都是经销商在买,而且不议价,全部是以368元定价购买,回去后一般都能读上好几遍,会找我交流。目前,这套书卖了个精光,甚至连样品都没留下一套,最近会重印。

  这些是变化,变化中透露了很多信息。除了猪场还在暴利中暂时享受着短期的快乐以外,大部分人都在思考,思考这个行业的未来,自己的未来,甚至是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生死。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再次撰文与大家共同分析一下。

  一、散养户会消失吗?

  这个问题几乎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大部分散养户都会消失,除了山区、偏远地区,除了像云南宣威这一类有自己做火腿、腌腊肉、杀年猪的地方。而即使是这样,也要有条件才可以。这个条件就是养殖条件,随着城镇化、新农村的建设,这种条件越来越少,而散养户也会越来越少。

  大部分散养户的消失是最终的结果,但不同地区差异很大。这个和经济发展情况关联甚密:当地经济很差,新农村建设缓慢,而收入来源很窄,再加上玉米等农产品丰富,那么散养户存在的时间会久一些。很多的散养户,几乎不计算养殖成本,养猪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下意识的勤奋。在云南、贵州、黑龙江、吉林、甘肃、山西,这样的地方,散养户更多一些,通常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经济欠发达。

  对于散养户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使有约定俗成的标准,也是不断的变化的。在国内,通常认为低于30头母猪的就是散养户。

  本来,散养户会消失的更快,但因为这几年实体经济不太景气,对农民工的需求大大减少,因此,一部分人回乡后无事做,反而坚持下来养猪了。

  散养户的消失和几个因素有关:

  ❶养猪连续多年亏损

  ❷城镇化进程

  ❸年轻人不喜欢,儿女不接班

  ❹资金、技术不足

  现在,因为散养户的迅速消失,很多做散养户生意的饲料、兽药企业面临困境,这与企业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即使是双胞胎、大北农这样的企业,也未能幸免,和散养户有关的业务,大幅的下滑。在过去几年中,散养户的消失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可能未来3年,大部分的散养户都会消失。要么退出,要么升级为专业户、小规模猪场。我认为,那些专业户和小规模猪场可没那么容易消失,反而更有竞争力。欧洲、日本有太多的例子是鲜活的,不过,这些业态的存在,需要一种新型的服务体系支持,靠传统的经销商可以吗?

  二、经销商何去何从?

  我前几天一直在撰文讲经销商的问题,感觉还没讲透,今天在这里再重复并有所补充。

  首先,我们要看经销商服务的是哪个群体?这个群体是否有价值?经销商的如何去服务?这个服务能产生什么样的客户价值。

  在中国,养猪人大概分为四个圈子:

  ❶散养户(含部分专业户)-经销商圈子

  ❷小规模(含部分专业户)-直(接)采(购)圈子

  ❸规模场-直采、直赊(企业赊销)圈子

  ❹产业链-自给自足圈子

  这四个圈子其实是四种规模、四种采购方式。

  我们先看究竟哪一种可以活下来?首先,上面说过很散的散养户基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很快会淘汰完,再经历一次深度亏损,也就“洗”的差不多了。而什么决定了剩下三种业态的生存呢?

  很多人把养猪业说的太复杂,其实根本不是。养(商品猪)猪业的获利很简单,要么靠总成本领先,要么靠产品溢价领先。所谓的总成本领先就是你这个圈子的总成本几乎就决定了淘汰大潮中的竞争力。在中国,最近10年当中,生猪多数处于大于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总成本领先是不被淘汰的基础。就像行业严重亏损期时;投资几个亿的屠宰场未必能活下来,而“小刀手”可以活得很滋润。

  而靠产品溢价领先恰恰是传统养猪业这些人的短板。“土猪一号”的陈生是品牌炒作和运作的高手,最近基础打的不错,已经传出消息:新希望与陈生讲成立合资公司,运作品牌肉。当资本和品牌运作一旦结合,产品溢价领先就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