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庄稼汉与现代猪倌“生态联营”

2018-12-29 14:21 来源:猪价格网

  近日,在吴兴区埭溪镇,种粮大户江炳海拿出将近100万元资金,在他承包的田间地头建起了3处肥料池,专门用来储存猪场的沼液和猪粪。

  一头是种粮大户缺基肥,而另一头是养猪大户每天产生的大量沼液和猪粪苦于无处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吴兴区探索出了沼液异地生态消纳的方法,让种粮大户和养猪大户一起加入农牧结合生态消纳试点的行列,把养猪大户的沼液和猪粪运到种粮大户的田地,不仅有效解决了粮食功能区有机肥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猪场沼液的出路问题,改善了环境。

  多年来,江炳海承包了90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分布在该镇官泽、上强、东红、小羊山等村。在这些承包田中,官泽村的面积最多,最集中,共400多亩。

  我们在现场看到,新建的3处肥料池就位于官泽村的田块。“每处肥料池可以储存600吨以上的有机肥,并有管道与田块接通,施肥时省时又省力,取用很方便。”

  而在建造肥料池之前,江炳海已经在自己的田里开展了对比试验。通常在整个单季晚稻种植过程中,要施用 2次复合肥、1次尿素。去年,他特意划出了20亩田,减少施用一次复合肥,直接施用沼液。试验证明,用不用沼液,结果大不一样。施用沼液的田块,稻谷产量要比其它田块高50公斤,而成本每亩要减少100元。 “按照目前承包面积计算,一来一去,全年光种粮一项要增收20万元以上。”江炳海说。这时,远处一辆车开来,车上装的是沼液,来自鸿达猪场。驾驶员是该镇上强村的村民老陈。据老陈介绍,这段时间,他往老江这里送沼液,每天要跑四、五趟。

  鸿达猪场位于上强村的蒋坞自然村,离老江的田块较近。这是埭溪目前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存栏猪一般在 5000头左右,该猪场每天要生产沼液25吨、猪粪5吨。“对于沼液和猪粪,过去也想过不少法子,并建了沼液池。但是,如果处理没有及时跟上,沼液就会溢出来,附近臭气弥漫。”鸿达猪场负责人吴新中说。

  为了实现沼液异地生态消纳,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在当地农业部门牵头下,吴新中和江炳海一起加入了农牧结合生态消纳试点的行列。根据双方约定,鸿达猪场每年将生产的约5000吨沼液,无偿提供给种粮大户作有机肥料,种粮大户则将所承包的1000亩农田无偿提供给养猪场做沼液消纳地。随后,种粮大户们筹集资金新建了肥料池;而鸿达猪场也自筹资金12万元,购置了6.5吨专用沼液运输车。

  与老江承包田一步之遥的小潘猪场,同样感受到农牧对接给他带来的好处。这个有1000多头猪的养猪场,每天要产生3吨左右的沼液和猪粪。小潘猪场负责人潘国强说,他每年要拿出1万多元让人把场里的这些沼液猪粪拉走,而现在每天只需把沼液拉到江炳海那里就行了。